* 新聞詳情- */> ?
《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(2022-2023)》指出,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流行態勢仍在持續,今冬明春可能會出現新冠與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疊加流行的情況。
疾控專家表示,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都屬于呼吸道傳染病,孕婦、嬰幼兒、老年人和慢性基礎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,如果疊加感染新冠病毒,患流感后出現嚴重疾病和死亡的風險較高。新冠疊加流感,可能會導致呼吸道感染相關重癥住院病例增加。
禧月薈月子中心提醒,接種疫苗是預防新冠病毒和流感最重要、經濟、有效的手段。《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(2022-2023)》指出,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可以同時接種,老年人接種新冠疫苗“必要且重要”!
為什么老年人需要接種新冠疫苗?
◆60歲以上的老年人是感染新冠病毒后引發重癥的危險人群。
◆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更是重癥的高危人群。
◆有基礎性疾病的患者感染后,引發重癥風險會更高。
◆有研究顯示,老年人接種新冠疫苗,特別是完成加強免疫后,對重癥和死亡的保護效果可達90%以上。
◆通常來說,在接種第一劑次疫苗后14天左右就能產生一定量的保護性抗體。
◆建議老年朋友盡早接種新冠疫苗和加強針。
接種新冠疫苗有何禁忌?慢性病患者可以接種嗎?
通常的疫苗接種禁忌包括:
1.對疫苗的活性成分、任何一種非活性成分、生產工藝中使用的物質過敏者,或以前接種同類疫苗時出現過敏者;
2.既往發生過疫苗嚴重過敏反應者(如急性過敏反應、血管神經性水腫、呼吸困難等);
3.患有未控制的癲病和其他嚴重神經系統疾病者(如橫貫性脊髓炎、格林巴利綜合癥、脫髓鞘疾病等);
4.正在發熱者,或患急性疾病,或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期,或未控制的嚴重慢性病患者;
5.妊娠期婦女。
建議所有無上述情況的人群盡早接種。
注:控制穩定的慢性病患者是可以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的。
老年人接種的風險比年輕人大?
錯誤認識:
“老年人有一些基礎疾病或者身體狀況不好,所以接種疫苗的風險會更大”。
研究數據表明,老年人接種疫苗之后,發生不良反應的程度甚至比年輕人還少、還低。
這可能和老年人對不良反應不適的耐受度和身體機能的特點相關。
接種疫苗前后需要注意什么?
接種前:
◆了解自己是否是慢性病穩定期;
◆處在穩定期的能夠接種新冠病毒疫苗,拿不準要提前咨詢自己的主治醫生或接種醫生;
◆一般來說,不需要住院的、基本是處在相對穩定的身體狀態,可以接種接苗;
◆月子中心建議提前做好預約,盡量避免現場長時間等待;
◆穿寬松的衣服,便于接種。
接種時:
◆攜帶相關證件,做好個人防護;
◆配合現場預防接種工作人員詢問,如實提供本人健康狀況和接種禁忌等信息;
◆必要時,老年人要有親屬陪伴,避免摔倒等意外發生。
接種后:
◆需在現場留觀30分鐘;
◆保持平穩的生活狀態;
◆個別受種者會出現發熱、乏力、頭疼、全身酸疼等一般反應,通常不需要特殊處置;
◆如果感覺到較嚴重的不適,且持續時間長,要盡快聯系接種單位或醫生,需要時及時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