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 新聞詳情- */> ?
懷胎十月,一朝分娩,本以為可以輕松“卸貨”,又迎來艱苦的月子期。不能碰涼水,不能洗頭,不能吹風,不能運動……不能這,不能那,簡直煩死了。為什么坐月子那么多講究?這里都說的一清二楚。
坐月子的由來
坐月子在我國可謂是歷史悠久,最早可追溯到西漢時期,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。在西漢《禮記內則》就有記錄“月內”即坐月子的事項,即產后必須進行的儀式性行為。
從現代醫學來講,也有產褥期的說法。即產婦從懷孕分娩狀態,身體需要經過42-56天,才能恢復到孕前狀態。
坐月子注意事項:
1、不能同房
月子期間,女性的子宮很脆弱,此時同房,存在感染細菌的風險,引發婦科病。
除了不可同房,在月子期間還要注意陰部衛生,每天用溫水清洗外陰,并用干凈的毛巾或紙巾擦干,經常更換產褥墊,保持局部清潔干燥。
2、不能哭泣
記住,產后一定不能哭泣。
月子期間哭泣,會導致女性血液循環不暢,影響乳汁分泌,導致眼睛干澀,嚴重的還會引發抑郁癥。
注意調節情緒,不要反復想著不開心的事,有什么事等坐完月子再處理,不要為了不開心的事和人,傷害自己的身體。
3、不能著涼
坐月子期間不能碰涼水,不能吹風,是有道理的。產后身體虛弱,很容易風邪入體,落下病根。
月子期間是可以刷牙洗頭洗澡的,但要注意保持室內溫度,洗完之后及時擦干吹干,避免著涼。
4、適當活動
老一輩的說,坐完月子要在床上躺一個月。能躺著,就不坐著,能坐著就不站著。產后血液本就處于高凝狀態,如果長時間不活動,肌肉收縮減少,靜脈血流速度變緩,反而會引發下肢靜栓塞。
產后不宜勞累,但也不建議長時間不活動。適當活動,可以加速惡露排出,促進身體恢復。
5、不要老抱孩子
坐月子,最辛苦的莫過于照顧孩子,抱著喂奶、換尿布、哄睡……時間久了,這雙手,感覺都不是自己的。產后韌帶松弛,長時間抱孩子,容易引發腰椎盤突出、脊椎炎等,造成身體勞損。
帶孩子,不要緊繃著神經,該放松就放松。有條件的可以去月子中心坐月子,除了喂奶,其他時間有專人照顧孩子,不讓自己太過辛苦。
6、不能過早大補
很多人以為,生孩子消耗了太多的體力,產后要盡快進補。所謂虛不受補,產后一周內,不建議大補,特別是不要太早喝下奶湯。此時乳腺還沒有疏通,下奶不當會堵奶。建議產后2周再和下奶湯。
在坐月子期間,注意飲食清淡,不要吃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。